[Descripción resumida]9月17日、我国大规模储能、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,在国家能源局等4部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“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”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。未来、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%,深入实施电能替代,要持续提升终端用能清洁化水平。积极推动低碳交通、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发展,积极探索绿氢、甲醇、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、新途径。通过能源消费体系的升级换代,带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。
[Descripción resumida]9月17日、我国大规模储能、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,在国家能源局等4部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“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”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。未来、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%,深入实施电能替代,要持续提升终端用能清洁化水平。积极推动低碳交通、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发展,积极探索绿氢、甲醇、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、新途径。通过能源消费体系的升级换代,带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。
9月17日、在国家能源局等4部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“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”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,我国大规模储能、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。未来、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%,深入实施电能替代,要持续提升终端用能清洁化水平。积极推动低碳交通、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发展,积极探索绿氢、甲醇、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、新途径。通过能源消费体系的升级换代,带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。
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指出、十八大以来,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,我国能源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,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。
国家能源局局长 章建华
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。我国能源结构低碳转型进展显著,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增强。2021年、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较2012年增长4.8亿吨标准煤、是历史上结构优化最快的时期,“十八大”以来年均下降1.4个百分点,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6%,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贡献度超过40%;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.6%。章建华表示,有力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打赢蓝天保卫战,其中,北方清洁取暖对降低PM2.5浓度、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超过30%,“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。”
“近两年来,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推动能源转型,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供应紧张警示我们。”章建华强调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,为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要加快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,一方面,大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,到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;另一方面,着力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,要充分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,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。
章建华指出,未来、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%,深入实施电能替代,要持续提升终端用能清洁化水平。积极推动低碳交通、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发展,积极探索绿氢、甲醇、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、新途径。通过能源消费体系的升级换代,带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。
9月18日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表示,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氢能分论坛召开,保守估计,与电力协同互补,2060年占比将达约15%,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,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,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约10%,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徐春明表示、氢能有助于推动传统能源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,同时还是实现各种能源之间高效转化的理想媒介,以及实现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化的有效途径,推动能源动力转型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、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韩布兴表示,最核心的科学问题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,碳中和涉及多学科领域。氢为物质与能量转换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,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其有效应用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径。
来源:国家能源局、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
Escanee el código QR con su teléfono móvil